郭述申,原名郭树勋,90年的人生之旅,经历了中国近现代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在其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襟怀坦荡、刚直不阿;艰苦朴素、清正廉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
立志救国救民
年12月27日,郭述申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城关镇小东门外万福庵村的一个贫民家庭,幼名季华,上中学时取名树勋,号耀珊,年4月任中共鄂豫皖边特委书记时改名述申,抗日战争时期曾用化名李震寰。
郭述申年幼时,其父郭秀夫以坐馆讲学为业。每年寒冬腊月学生放假之际,秀夫老人便走乡串镇书写春联,以聊补无米之炊。逢年过节,债主临门,索债者声色俱厉,拍桌打椅,其父则忍气吞声,求告宽延。这些都在述申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年,郭述申发蒙读书。两年后,父亲将家迁至城东文昌阁,仍设馆教书。郭述申便与馆里的学生们一起攻读四书五经。年夏,郭秀夫受聘到武昌一位名中医家任家庭教师,郭述申随同前往。白天,郭述申与中医之子去私立勺庭中学读书,晚上又一起在医生家听父亲讲授经书。当时家庭教师的薪俸微薄,父亲的收人仅够父子二人糊口,因无钱购买中学课本,郭述申的课本都是由大哥郭汉勋抄写的。
年秋,郭述申考入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附中不久,家境愈趋艰难。郭述申在附中3年的费用全靠借贷和典当筹措。此时,少年郭述申开始了思考为什么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人民还处在饥寒交迫之中,为什么中华民族屡受列强的欺侮和掠夺这样的问题,从而开始将家庭的不幸和民族的灾难联系在一起。在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他也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由于他当时只注意到中国是个以农立国的国家,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所以他接受了“农业救国”的思想。
为了实现“农业救国”的志愿,郭述申于年春中学毕业以后便由亲戚资助去北京投考农业专科学校,结果未被录取。翌年2月,他又赴南京高师附中补习,准备投考南京高师的农学专业。适逢南京高师易名为东南大学,宣布取消公费,昂贵的入学费用使郭述申只得放弃报考东南大学农学专业的初衷,决定返回武昌。
在南京时,由同乡李国琛介绍,郭述申认识了黄梅籍进步青年宛希俨,参加了宛组织的“读书互助社”。不久,李国琛又介绍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入团以后,郭述申于5月5日在玄武湖的游船上听了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人士杨杏佛为纪念马克思诞辰发表的讲演,生平第一次听到“剩余价值”“社会主义”两个新鲜名词,但当时他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秋天,郭述申返回武昌报考与农业科系相近的国立武昌高师生物学系,以初试和复试两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跨进了高师的校门。
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郭述申到武昌高师读书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尽管他当时已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但由于高师尚未建立中共党组织(该校到年5月才成立中共支部),团组织的活动也没有经常开展,因此,对他当时的思想影响最大的则是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统一战线的建立。统一战线的建立带来了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在汹涌澎湃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推动和团组织的关怀下,郭述申进校不久便开始阅读《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不久又有幸结识了陈潭秋和董必武等著名的共产党人。革命刊物的启迪和共产党人的教诲,加之他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残酷镇压“二七”大罢工的严酷事实,使他明白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长期统治才是造成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认识到当时的中国仅靠发展农业是挽救不了的。后来,他还陆续接受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尤其是年秋聆听了李大钊在一次讲演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是观察、认识社会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观点,使他深受启发,认为中国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才能有出路。
到民众中去,投身于救国救民的实际工作,是一个革命者成长的必经之路。从年暑假开始,郭述申便在孝感联络了姐夫胡锡奎和进步学生屠义田等人,商议创办暑期学校,迈出了“到民众中去”的第一步。当时的孝感县城,经济萧条,政治沉闷,许多人对开办暑假学校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嘲笑非议。郭述申与胡锡奎等人以饱满的激情和坚定的决心,四处奔走,多方求援,终于赢得了包括县知事在内的各界人士的赞同和支持,使暑期学校在城关考棚小学内挂牌开课了。胡锡奎担任校长,几名从北京、武汉等地回乡度假的学生受聘任教,共招收了名失学、失业青年。学生们除了补习国语、算术和常识等文化知识外,还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宣传,开展一些社会调查。
第一期结束以后,暑期学校又于次年和第3年暑假举办了第二期,第三期,受到了孝感群众的普遍称赞。郭述申和胡锡奎等人还在武昌《江声日报》副刊上编发了9期《孝感暑期学校校刊》,学校影响逐年扩大,为社会各界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