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m.39.net/disease/a_m2okk4w.html
这里是全国第一家以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这里有着对黑土地演变过程最为深刻的解读,这里见证了黑土地孕育出的“梨树模式”……这就是坐落在中国农业大学试验站内的中国黑土地博物馆。7月20日,“保卫黑土地筑牢大粮仓”网络主题活动在梨树县启动。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中国黑土地博物馆,了解这片黑土地的嬗变。博物馆设置了6个区域,以声、光、电结合的现代多媒体、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和实物展品相结合的展示手法,展示了中国黑土地的演变过程及黑土地保护的经验做法。“从年起,梨树县探索黑土地保护性利用方式,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出土地保护和农业开发兼容的“梨树模式”,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保障粮食安全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施模式。”讲解员简练的语言里充满自豪。那么,何为梨树模式?它将为我们的黑土地带来怎样的改变?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包括收获与秸秆覆盖、土壤疏松、免耕播种与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这就是“梨树模式”的“一条龙生产线”。实施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腐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秸秆全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可增加20%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有益生物增多,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在连续实施秸秆全部还田地块测定,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60-条,常规耕作只有7条,是常规耕作的10多倍;秸秆覆盖在地表,减少了风对土壤的侵蚀,平均可减少径流量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具有明显的防止水土流失效果;蓄水保水,全部秸秆覆盖地块,减少水分蒸发和升腾,相当于增加40-50mm降水;秸秆覆盖的地块每年每公顷可减少风蚀量多吨,抑制了“沙尘暴”的形成,同时对防止焚烧秸秆,减缓“雾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生产成本大大节约,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每公顷可节约成本0-元;增加产量,通过梨树模式研发基地十年多的定位试验中,一般平均产量比对照高出5%至10%左右......“梨树模式”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方式,年梨树县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万亩,年全县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万亩。不仅仅是梨树县,今年吉林省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面积达到2万亩,比上年增加0万亩。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伟本文来源:吉林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