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标准农田切实回归“高标准”

吉林省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

调研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高效节水示范区调研。

调研组在吉林四平市梨树县卢伟农机合作社调研

文/图本报记者包松娅

初秋时节,黄土高原与黄河共同孕育的宁夏大地,秋雨如绵。

要知道,今年宁夏正遭遇60年一遇罕见旱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秋雨,堪称及时。然而,旱情对粮食收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依旧牵动人心。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吴忠市同心县丁塘镇河草沟村高效节水示范区里的青贮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即,“现在种田省心多了,省水、省肥、省工、省钱,增产又增收,老百姓种地的积极性非常高。”同心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杨春燕道出了旱涝保收的喜悦之情。

按照“稳粮、增经、扩饲、节水”的发展思路,同心县共发展这样的高效节水灌溉34.7万亩,每年节约万立方米水资源,自主调配建设的17万亩旱作区高标准农田,极大缓解了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从根本上改变了局部旱作区群众靠天吃饭的被动。

同心县是一个缩影。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同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去年底累计完成8亿亩建设任务。近日印发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年)》提出,到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接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的重要环节,那么已实施的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如何?有什么好的做法和经验,又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充分了解情况、打好基础是继续助推新一轮建设的必由之路。9月2日至8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题调研组,先后赴宁夏、吉林,实地考察走访了6个市、8个县(市)的16个项目实施现场,8处科研基地、农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并邀请黑龙江、福建两省政协进行了辅助调研,切实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高标准”,让“粮田”真正变“良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研也是对今年全国两会部分委员提交的相关主题提案的督办调研。

■多元补齐建设资金短板

中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大物博。

然而具体到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我们的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中下等质量耕地占70%左右,后备资源不足。稳住粮食安全,既要确保耕地数量,还要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以及整个农田的综合产能。

换句话,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的关键。

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要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农田。在调研出发前的情况介绍会上,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相关负责人提供了几个数据:截止年底,全国总体上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如果按1亩高标准农田斤产量来计算,到年累计建成12亿亩就能稳定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这约占当前粮食总产量的90%,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调研组在宁夏、吉林看到的高标准农田,大都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佐证了高标准农田在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上的显著成效。

尽管如此,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经过多年建设,一些水资源条件较好、相对集中连片、地块比较平整、建设成本较低的区域多数已实施过项目,剩余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增大。”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杜宇新在率队调研之前,已在黑龙江部分地方进行了先期调研,结合宁夏与吉林两省区的反映,他认为这个难度主要源自建设成本增加与当前亩均投资标准不足之间的矛盾。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数据,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亩均建设成本为元,一些丘陵山区亩均建设成本甚至达到元以上。这与调研组现场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亩均建设成本基本都在目前中央投资补助标准的2倍以上。

吉林省有关部门坦率地告诉调研组,目前吉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仅为元左右,加上省级配套,亩均投资仍不足元。可以说,全省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70%以上都是低标准达标。

有效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成为避免建设“低标准”的高标准农田的当务之急。

“有关部门应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项目方案设计与资金安排中,充分考虑到‘物价’波动因素。5年前的元跟今天的元显然购买力不同。并且随着剩余地段建设难度的加大,投入成本必定会随之提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委员认为,中央层面应从预算源头整合农田建设补助资金,设立一个项目专项,通过一个渠道支持,实行一种管理方式,统一补助标准,并根据物价指数、人工成本等因素,逐步增加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解学智委员更多考虑的是金融机构的作用,他说,可以强化部委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统筹合作,以财政资金撬动政策性金融资金,以政策性金融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多元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需求。

在调研中,委员们也敏锐发现了一些地方在建设和投入主体上的自主探索,在与地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深入座谈中,委员们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