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先进冻干食品技术的枇杷干,具备抗炎、降血糖功效的黄精面,由茶博会金奖品牌衍生的抹茶面包、冰淇淋……在湖北通山县,越来越多的“土特产”,被深加工成一批批新兴、时尚的产品,跨越群山,销往全国各地。 记者走访调研了解到,近年来通山因地制宜,通过推进枇杷、茶叶以及中药材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链”式发展,拓展了农业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也铺就了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路。
因地制宜辟出富农新天地
通山县位于鄂赣交界的幕阜山脉北麓,境内山高林密,加之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县域内农业资源禀赋突出。 沿着富水湖岸边公路,驱车赶往大畈镇,向车外远望,山坡上枇杷树连片成荫。打理这片“宝地”的产业带头人名叫袁观强,在乡镇里享有“枇杷强”的美誉。谈起当地种植枇杷的历史,“枇杷强”如数家珍。 “大畈镇种植枇杷已有余年历史,境内尚留35株百年枇杷树。可受果树老化、品种不优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一度出现瓶颈。”袁观强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引进“大五星”等优质品种,还与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不断研究新的种植技术提升枇杷品质。 功夫不负有心人,升级换代后的老字号“焕然重生”。年,“大畈枇杷”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曾经一块多一斤的枇杷,如今能卖到20多块,游客采摘价格还能更高。”收入的提升让袁观强愈发有干劲。 万亩枇杷园结下金黄“产业果”,也为当地产品的深加工增值创造了机遇:几个加工园区里不断衍生出枇杷酒、枇杷膏、枇杷花茶、枇杷罐头等产品,进口真空冷冻干燥生产线的投用催生出口感好、更健康的水果冻干食品……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之余,也吸引不少年轻人返乡。
三产融合“链”出增值多通道
“我们这里产的黄精、葛根、益母草等药材销售很旺,种药材就是种下了‘绿色银行’。”在一片砂梨林前,通山县副县长李莹正与人商讨在梨树下套种黄精的方案,“如果把武汉、长沙、南昌三大都市连起来,通山就在中心的位置,我们计划把这里打造成华中地区的中药材商贸中心。”作为分管中药材产业链的“链长”,在她看来,通山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前景广阔。 北有人参,南有黄精。对黄精的神奇养生功效,诗人杜甫留下“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的诗句予以称赞。如今,中医药越来越“吃香”,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经济价值也愈加凸显。 湖北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该公司新投资万元投产的黄精面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赶制订单。该公司总经理万才德介绍,预计这款产品年销售额可达0万元。目前,公司研发有黄精口服液、芝麻丸、固体饮料近10种产品,年消耗黄精量可以超过吨。 除了种植、精深加工,通山还围绕中药材发展出了“林下有药圃”“药乡有村居”以及“百药花海”“仙草工坊”“益寿公社”等场景式中医药文化体验、保健康养等主题旅游集群。目前,通山中药材产业链在民宿、医馆、康养领域已直接带动0余人就业。
培植“龙头”跑出奔富“加速度”
中药材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山上茶园也长出了“致富绿叶”。 通山人陈从拼爱喝茶,后来开始琢磨起种茶。年,把爱好干成事业的他引进台湾高山软枝乌龙茶品种,经过多年改良种植技术,成功在海拔米、一年有四个月被雪封山的太平山培育出一款“雪顶乌龙茶”。独特的品质让该茶叶在多个展会中斩获奖项。 年,陈从拼带领公司建起了茶叶深加工生产线,研发出茶冰淇淋、茶甜品、茶馒头、茶面条等食品,还开起了独创的“抹茶牛肉面店”“高山奶茶店”。在带动当地就业的同时,也带动其他茶园一起延长茶产业链条,增加茶产品附加值。如今,陈老板的茶生意越做越火,还在武汉、宁波等地开辟了8处茶系列产品直销点,公司全年销售收入可达3万元。 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做强,可以带动一条产业链。为了赢得龙头企业的“信任票”,通山也拿出了“真金白银”。记者从一份名为《通山县年茶产业发展奖补政策计划表》的文件中看到,除了对企业新增加的投资额发放一定额度的奖励,延长精深加工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相关产品参展、获“二品一标”认证或区域公共品牌的也可以按照规定获得奖补。 无独有偶,当地还推出了一揽子的配套扶持政策,包括农产品加工税收优惠、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政策,优先保障农产品加工、直销配送及仓储保鲜冷链、农村观光旅游等产业用地需求,以及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产业发展的“双保险”机制,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能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特色农业助力‘共同缔造’跑出‘加速度’。”通山县委书记陈洪豪说。(本报记者赵建通潘志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