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始终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不断前行。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榜样人物外,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从很多平凡人身上看到雷锋的影子,他们如同一颗颗火种、一盏盏明灯,温暖社会,照亮他人。
3月4日,梨树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门外,两名热心村民用三轮摩托拉着一位腿脚不便,单目失明的老人,两位村民表示,他们看到老人摔倒在路边,还把雪往嘴里塞,上前询问,老人却讲不明白事,就说要上法院讲理。
梨树法院法警大队发现后,干警们立即上前搀扶老人,并询问事情原委,得知老人一双儿女因土地问题产生矛盾,拒不承担赡养责任。儿女的冷漠和推诿,让老人深感痛心,无奈只能拄着拐棍,徒步几十公里一步步走到法院,希望来法院能判决其儿女承担赡养义务。
老人说因为身上没钱,一路走来颗米未进,又饥又渴,倒在路边被两位热心人发现,这才终于来到这里。对于老人的遭遇,干警们真是既痛心又心痛,当即自费为其购买面包牛奶等,老人接过食物的时候,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了解情况后,法警队干警判断此案件应属于老人子女住所地的林海人民法庭管辖,随即联系立案庭,在得到确定后,干警自费为老人购买了去林海的车票,并通知林海法庭工作人员做接待准备。
待老人到达林海法庭时已是午饭时间,工作人员为老人送上热水和热腾腾的蒸饺,老人连声感谢,泣不成声。短暂休息过后,林海法庭联系到老人村里的村书记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准备共同协调此事。
在梳理案情后,两名法官开车将老人送回其子家中,在与老人子女逐个沟通后,了解到他们兄弟姐妹间存在久未化解的矛盾,便找准突破点,对各方反复进行劝导,随后又从法、理、情等多角度入手耐心调解。
在两名法官的引导、教育下,其子女深感惭愧,并表示不该因计较自身得失,忽视老人的需求和感受,愧对了老人养育的恩情,在往后的日子里,一定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在送别时,老人脸上的笑容让干警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雷锋离我们很远,远的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雷锋精神却离我们很近,无论是热心的村民,还是忠于职守的法院干警,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雷锋精神所传承下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宝贵精神,作为普通人,他们没有惊天壮举,却能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在日积月累的付出中,助人为乐、奉献友爱、爱岗敬业,是他们传承弘扬着雷锋精神,展现着文明实践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全社会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时代力量。
原标题:《学雷锋日丨一场爱的“接力”传递温情传承雷锋精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