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梨树县人民政府在梨树县高家村中国科学院保护性耕作基地联合举办了院省联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保护性耕作玉米高产增效测产活动。

活动特邀来自省农业农村厅、吉林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依据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和全国玉米栽培学组共同制定的《关于玉米高产、超高产田间测产验收方法和标准》,对基地的保护性耕作玉米高产增效技术进行实收。在现场,对玉米保护性耕作各个地块进行测产,专家组查看保护性耕作玉米的整体长势,并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样点均在67平方米以上,进行样点实收。最后通过5组的测算结果,专家组计算出平均亩产.94公斤,连续四年亩产超吨粮。

真实的数据证明,玉米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在扩库限源增效玉米超高产理论的指导下,以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为基础,优化集成配套品种、密度、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及化控等技术,在保护土壤及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每公斤粮食生产成本降低10%。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齐华说:“原来高家村这块土地的产量不是很高,经过多年的技术实施,实现在这个区域产量的突破,对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黑土地的保护恢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梨树县高家村耕作基地开展保护性耕作研究。多年来,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技术,土壤肥力显著提升。玉米保护性耕作高产增效绿色生产技术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关义新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马兴林研究员联合研究实施,技术实施以来,已连续四年亩产突破吨粮。其中年平均亩产.43公斤,年平均亩产.45公斤,年平均亩产.17公斤。该地块已经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唯一一块连续四年实现吨粮的地块。梨树县副县长孙大海说:“我们将持续深化与各级部门、院校间常态化交流合作,强化协同创新、促进优势互补、实现融合发展,为推动保护性耕作玉米高产增效提供最优服务、搭建最佳平台、创造最好环境。”(四平日报记者孙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