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王健摄

四平市第二届发展大会期间,共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亿元。杨率鑫摄(资料图片)

四平市—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交流座谈会现场。(资料图片)

四平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创建的吉林省换热系统中试中心。(资料图片)

年吉林省“推进‘一主六双’,加快项目建设”行动启动暨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四平分会场。崔维利摄(资料图片)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

放眼四平大地,重大项目串珠成廊:正在建设中的加速推进,已竣工的巍然耸立;更有一批批好项目成功引进,一批批新项目落地开工,一批批特色项目投产运营。

今年以来,四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两确保、一率先”,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头等大事,落地是评价标准”的理念,对项目实行全流程规范管理,精准谋划、靶向招商、强势推进、高开高走,一拨拨大个头项目“扎堆”入驻,迎来“井喷式”增长,为四平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厚重底色。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位列全省第三;招商项目到位引资额增长64%,位列全省第二。

科学谋划,下好“先手棋”——

打造项目储备体系,实施重点推进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现在的投资决定未来的发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平市委、市政府放眼未来,用战略眼光、全局思维,深度谋划大项目、好项目,下好项目建设“先手棋”,为实现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落子布局。

明确谋划方向。整理《国家和省资金支持领域政策解读》手册,指导各地各部门围绕“八大重点产业”、吉浙对口合作、“长平一体化”及现有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重点谋划产业类招商项目,引导各地各部门围绕中央预算内专项、新基建“”、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领域,重点谋划能承接国家、省政策和资金的政府性投资项目。

组织科学评估。由发改、工信、商务、住建、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市直相关行业部门,组建专家团队,定期对谋划的项目进行评估论证,筛选符合四平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根据城市功能和产业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合理摆布项目,防止县(市)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或同质化竞争,避免同类项目重复投资。其中产业类招商项目,主要从政策可准入、资源可承载、技术可支撑、资金可获得、发展可持续等方面进行论证;政府性投资项目,重点对项目建设单位拟定的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和投资规模(投资估算)进行分析和比较,论证投资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

建立项目储备库。市发改委建立全市重大项目储备库,市商务局建立全市招商项目储备库,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建立本行业、本地区重大项目储备库。打造多层级项目储备体系,定期调度更新,滚动实施。目前,全市储备重点谋划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推动形成了梯次建设、滚动实施的良好局面。

实施重点推进。制定《四平市“一号项目”改进提升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对接、亲自推进。组建专班,梳理谋划立县立市“一号项目”个,聘请专业咨询机构,深入集中包装,推进完成项目可研59个、项目建议书19个、推介书51个,全力以赴招商引资、争取资金。

全民参与,唱响“主旋律”——

实现“三个突出”,建立各类招商清单

四平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主旋律,坚持全民招商、全年招商,实现了“三个突出”。万亩绿色循环富硒农业产业园、伊通特斯蒂小镇等项目成功签约,前三季度预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亿元,增长30%。

突出领导带头。市委书记和市长带头赴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开展招商,新一届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轮流走出去、抓招商,加快推动有意向、已签约项目落地,树立了大上项目的鲜明导向。

突出平台招商。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北方(四平)农机展销会,对接洽谈人次,签订合同个,与一重集团等企业达成项目合作协议18个;“中国·四平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洽谈对接玉米深加工项目13个,总投资45亿元,有力促进了玉米全产业链发展。

突出延链补链。立足各开发区产业定位,强化“1平方公里”项目承载区建设,山东沃普、北京奥风力威等企业入驻红开区农机产业园,大窑饮品、上海牧鲜谷等企业入驻经开区医药健康食品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初步显现。

建立各类招商清单。建立招商优惠政策清单,定期梳理全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以及涉企的扶持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招商平台清单,与四平产业契合度高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发达地区商协会、四平招商大使、四平籍域外企业家联系,广泛收集投资信息,挖掘合作共同点,深化合作共识;建立洽谈推动招商项目和目标企业清单,每月定期调度各县(市)区、链长制招商组在谈的重点招商项目,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重点事项,针对招商目标企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精准招商活动;建立签约项目和拟新开工项目清单,每月调度各县(市)区、链长制招商组已经签约的项目和近期拟开工的项目,召开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协调会,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进项目早日落地。

提升层次,积蓄“后劲儿”——

优质项目尽早开工,深度融入“长春经济圈”

四平项目建设势头迅猛,不单是“量”的堆叠,更是“质”的提升。年,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强势崛起,为发展积蓄强大后劲儿。前三季度,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9%。

迎着盎然的春色,北方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园、南部新城万通永康建材五金城等一大批万元以上重点项目,集中破土动工。工地上,工程车、运料车往来穿梭,搅拌机、升降机声震遐迩,傲然耸立的塔吊,“高调”地向远方传递着奋进的信息。

3月25日,在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项目现场,四平市以音频连线形式,参加了全省同步举行的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并在四平分会场全程收听长春主会场直播。以本次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四平强化“项目为王”意识,抢抓有利时节,主动担当作为,确保安全发展,抓好项目储备,全面掀起全年项目建设热潮。

四平对“集中开工”秉持一贯态度: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突出支撑性、示范性、引领性,真正选取高度契合国家和省产业支持方向,确保每个项目都够格、够个儿。

在“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希望之春,四平集中开复工项目个,比去年增长80%;总投资亿元,比去年增长86%;全省排位由去年的第七位提升到第五位,延续了加速迈进的良好势头,创造了四平历史上春季开工项目数量最多、投资最大、质量最高、效果最好的佳绩。

四平把落地开工作为项目工作的落脚点,倾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保驾护航,推动一批大项目加速落地开工、加速投产达效。总投资30.1亿元的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总投资24.7亿元的南北河生态修复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2亿元的三产融合医药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园、总投资8.2亿元的北方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复工续建。前三季度,全市开复工万元以上项目个,较年初计划增加88个,总投资.8亿元,开复工率达.8%,位居全省第一,数量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深度融入“长春经济圈”。今年以来,四平把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两确保一率先”,全力促进“一体六同”,“长平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23项重点合作事项,与长春对接30余次,32个重大合作项目成功落地,预计总投资.2亿元。

围绕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先导区、吉林省融入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区、吉林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东北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吉林省向南开放重要门户等五大功能定位,四平市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了实施意见,经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共提出了7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

在规划一体方面,四平编制完成长平一体化发展规划,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与长春超前沟通、主动衔接,推进产业深入融合、互补互促。

在园区同建方面,谋划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项目54个,总投资.3亿元。

在产业同兴方面,谋划装备制造、基础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健康等项目76个,总投资.5亿元。

在交通同网方面,谋划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项目46个,总投资.8亿元。

在开放同畅方面,谋划保税中心、开放平台、物流园区等项目19个,总投资.8亿元。

在服务同城方面,谋划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项目43个,总投资.2亿元。

在生态同治方面,谋划生态治理、河流保护修复等项目47个,总投资.2亿元。

创新服务,织密“保障网”——

加快审批进度,健全“五项机制”

四平聚焦破解项目“落不下”“留不住”问题,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后半篇文章”,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持续优化投资环境,织密项目建设“保障网”。

提早开展前期工作。积极对接省对口厅局,及时梳理国家、省最新政策信息,研究分析吃透文件精神。建立行业申报资金项目储备库,指导项目单位按申报要求谋划包装项目,提早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办理前期手续,为争取资金做好准备工作。

加快审批进度。制定《投资项目“五化”服务工作方案》,推进实现“审批流程图表化、审批事项清单化、申报材料模板化、扶持政策手册化、项目服务机制化”。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要件,简化技术审查事项。开展网上“不见面”审批,依托工改平台,规范实施在线审批、并联审批。积极开展前期协同服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全链条审批时间不超过81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不超过64个工作日、小型低风险项目不超过17个工作日。

加强协调推动。制定《四平市项目管理全流程关键节点推进图》,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划分5个阶段26个关键节点,分阶段分节点调度信息、协调服务。依托市县两级项目中心,推进建立“项目中心+行长、+企业、+统计、+招商、+债券、+经济运行”工作机制,搭建对接服务管理平台,实现项目服务“机制化、数字化、系统化、共享化”。完善“9+X”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制定省、市、县三级问题协调清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领办制、代办制”,切实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难点堵点。今年以来,全市共协调解决项目问题47个,打通了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及时跟踪项目入库入统——

及时办理入库。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入统工作的通知》,根据项目入库入统要求,指导项目单位在项目前期提早准备立项批复、施工合同等相关要件,开工当月同时申报企业和项目入库。

建立未入库项目清单。每月梳理开工未入库项目,明确未入库原因,协调推进项目逐一办理入库,确保项目开工3个月内完成入库开始录数。上半年,全市新增入库项目个,同比增加个。

加强指导和培训。发改、统计部门针对项目单位和项目秘书,开展入库入统业务培训,4月、5月全市共计余人参加入库入统业务培训;深入县区和企业基层进行推动和指导,详细讲解入库入统流程,明晰项目入库入统条件、需上报的材料及相关要求、报送渠道和时间等,全面提升业务能力。

梳理小额项目。协调各县(市)区组织动员乡镇、街道和部门,深挖企业技改、村镇卫生院、校舍建设、环境治理、5G基站、电网改造和中省直部门内部装修改造等小额项目,推动项目依法合规入统,确保颗粒归仓。

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

建立“五个一”专班包保机制。针对每一个重大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安排一位市级领导每半月召开调度会,指派一个责任部门每周现场踏查服务,落实一名项目秘书每日跟踪服务。

建立会商协商机制。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相关单位根据会议要求,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承诺问题办理时限,并对办理情况跟踪督办,推动工作落实。

建立调度通报机制。市项目中心实行项目动态调度机制,“每日一更新,每周一上报”,定期对万元以上谋划项目、开复工项目、“三早”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进行跟踪调度,按月编制《项目建设专报》,进行通报督导。

建立督查检查机制。创新督查机制,对照工作目标开展督查检查。对项目建设优秀地区和部门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宣传,对季度考核末位的地区进行约谈提醒,对领导现场办公会研究决定的事项和任务清单中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时跟踪督办。

建立考核评比机制。将各县(市)区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绩效管理考评范围,制定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办法,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以上项目、“三早”项目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打分考核,公布考核结果。

来源:吉林日报记者崔维利袁松年通讯员王伯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