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盛夏时节,松辽平原满目青翠,沃野千里。在吉林省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一望无际的玉米抽雄吐丝,广袤的黑土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近年来,梨树县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不断积极探索。年,示范基地玉米亩产达到公斤,创东北地区高产纪录。年,吉林省优化提升“梨树模式”,46个县(市、区)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万亩,稳居全国首位。
什么是“梨树模式”?创始人之一、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就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将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地表,同时,秸秆覆盖、土壤疏松、免耕播种与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
年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在梨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体系研究。一批批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来到梨树县开展调研,国家级科研基地、科研机构相继落户,日益庞大的人才智库助力“梨树模式”不断升级。
年,梨树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打造“梨树模式”升级版。他们打破农户间的土地边界,以相对集中连片的大规模耕地为一个生产单元,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形成以合作社为主体,政府主导,粮贸、金融、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一体的生产格局,实现规模连片、规范行距、智慧种植、产销统筹。”王贵满介绍,年全县完成了14个单元建设,年将力争建设完成22个单元。
多功能免耕播种机成功研发,百名硕士博士组成“科技特派员”队伍对接百余家合作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引入多项生产要素……科技赋能,“梨树模式”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笔者随王贵满来到郭家店镇蔬菜村,看见民兵韩凤香正在田间操作无人机进行作业。梨树县人武部领导说:“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成为全县有名的种粮大户,还是黑土地保护的带头人。”
韩凤香介绍,“梨树模式”比传统种植模式增产10%左右。在蔬菜村,此前种植玉米最高亩产是公斤,现在已经超过公斤。
年,韩凤香加入全县“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以亩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为一个单元,全部推广实施“梨树模式”,同时配套完善金融、保险、仓储等环节。她所在的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已有社员名,耕地覆盖2个乡镇10个村,面积达1.5万亩。
“你感受一下,是不是又软又轻?”韩凤香弯腰捧起一抔土,放到笔者手中,“土地越来越肥,饭碗才能端得越来越稳。”站在田间地头,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韩凤香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信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