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七)
黑土地上的好日子
本刊记者杨绍华鄂璠
58岁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村民刘淑梅笑得阳光灿烂,看一看她现在的舒心日子,唠一唠她家的日常开支,一切就了然了。
梨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五强县之一,也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试验田。今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的第一站是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梨树县,走进玉米地,察看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他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土地“转”入合作社,农民成了多面手。论过日子,没有比农民更会精打细算了。“几年前我就带地入社,加入卢大哥的合作社了。入了社,我实现了一举多得。”刘淑梅笑着说:“这一得是家里的地不用伺候了,9亩地加分红就年赚1万块;二得是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我盖了三栋大棚,每到收成时,订单收入就有6万块;三得是我隔三差五去合作社或镇上打个小时工,一年下来还能赚三五千块。”
刘淑梅口中的合作社,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深入踏查的梨树县八里庙村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书记得知入社农户每公顷土地年纯收入可达到万元以上时,十分高兴。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
成立于年的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示范社。合作社成员由组建之初的6户发展到户,辐射带动户。如今,合作社采取“带地入社、土地租赁和土地托管”三种模式,经营面积达到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6%。
通过合作社的带动,梨树县越来越多的村屯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同时,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外出打工,也可守家经营,成了发家致富的多面手。
科技“转”出新模式,现代农业挺腰板。如何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刘淑梅告诉记者:“不用铲,不用镗,省钱省力还保墒。”自打当地兴起保护性耕作,就有了这句顺口溜。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梨树县秸秆还田下的保护性耕作,背后是科技助农的“大逻辑”。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试验站,建设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创建科技小院,建立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从而形成了科技良法种出粮满仓的“梨树模式”。
农业机械化、智慧农机是“梨树模式”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如今,梨树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3.64%。春种秋收铁牛驰骋,阡陌之上蹚出一条优质、规模、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梨树县的智慧农机变得越来越聪明。目前,全县已装备智能化监测免耕播种机近台。今年春耕,梨树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就用上了无人驾驶的智慧农机。50厘米的作业宽度输入电脑里,一条条精准的交接垄就轻轻松松生产出来。
怎么做到的?北斗导航帮大忙!“我在农机上安装了自动驾驶系统,再通过咱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控制智慧农机的行进路线,绝对是分毫不差。”合作社负责人张文镝骄傲地说。
思维“转”出新天地,幸福生活来敲门。“叮铃铃!”和刘淑梅大姐唠家常的工夫,她的儿子来电话了。
“儿子,你现在给别人当师傅了,可得认真点,自己学成的同时,要想着多带出一些人来!”撂下电话,刘淑梅的脸上幸福满满:“我儿子叫陈亮,这孩子脑瓜灵,爱琢磨事,也爱尝试新鲜事物。这不,响应县里号召,参加了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没想到梦想成真,还真就靠这手艺当上了面点师,现在都能带徒弟嘞!”
土地流转、智慧农机显神威的同时,“被解放”的还有刘大姐的后代和村民们。在物质丰盈的同时,他们正享用着精神大餐:成立了文化大院,唱二人转、扭大秧歌、跳广场舞,参加公益活动……村风民俗向上向善,村民日子过得多姿多彩。
黄昏时分,一天的采访结束,记者将踏上归程。热情的刘大姐拉出跳广场舞用的音响设备,放起了耳熟能详的《好日子》,“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欢快的乐曲轻柔地流淌在广袤的梨树黑土地上。
调研手记:
“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这在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四平市梨树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了印证。
大湾村的幸福故事
本刊记者王寅刘建华
雨后的大湾村,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灵气秀美,生机盎然,幢幢小楼错落有致,男女老少有说有笑,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难以想象,这里曾经山路颠颠簸簸,进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甚至家徒四壁……作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直到年,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0.6%。
今年71岁的陈泽申,曾是大湾村的重度贫困户。前些年,陈泽申的儿子、妻子相继离世,只能和孙子相依为命。为了“转运”,他曾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改了家里大门的朝向。显然,这样的“改变”什么也改变不了,幸福遥不可及。
真正的改变,始于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奔波,来到这里走访村民,同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总书记的到来,给包括陈泽申在内的大湾村干部群众带来了幸福的希望。
搬了新家。过去,大湾村的村民大多“蜗居”在老旧破败的土坯房中,其中不少是危房。为了彻底解决村民的住房安全问题,这几年村里规划建设了大湾、方湾、基湾、中心村庄4处集中安置点,陈泽申和其他60多户贫困户陆续搬入新居。“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新房的水、电、路设施完善,厨卫干净整洁,客厅装了空调,卧室铺上了木地板,不仅住得舒服,而且基本没有增加村民经济负担。陈泽申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扶贫资金、移民资金、宅基地腾退资金加起来有十几万元,除去建房款,自己不仅一分没掏,还“净赚”了一些。
多了收入。日子难熬,说到底是没有稳定收入。这几年,大湾村积极引进市级龙头茶业企业入驻,努力支持贫困户因户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在村里的关心下,陈泽申通过养羊、从事保洁公益性劳务等顺利实现了脱贫。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他又开始养牛、种植天麻等作物。再后来,他又在茶厂找到了工作,负责领着游客体验采茶炒茶,月收入近元。穷了大半辈子的陈泽申,现在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越来越甜。“我特别想对总书记说,现在脱贫了,日子越来越好,请总书记放心”。
有了盼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关切询问陈泽申孙子的学习情况。4年后,在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下,小伙子已顺利完成学业,并在省会合肥一家软件公司上了班,月收入多元。孙子有出息,又懂事,这是陈泽申最欣慰的事。他时常教育孙子:“家里脱了贫,但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在城里生活不能大手大脚。要努力工作,也要节约,好好存钱。”
陈泽申的幸福故事是整个大湾村幸福故事的缩影。年以来,大湾村坚持党建引领,让基层组织“强”起来;坚持因户施策,让脱贫药方“准”起来;坚持产业为本,让长效支撑“稳”起来;坚持基础先行,让村庄环境“美”起来;坚持补齐短板,让公共服务“优”起来;坚持群众主体,让内生动力“激”起来。年,大湾村顺利实现“村出列”,年底贫困人口减至4户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使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挂在心上的事。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期间,专程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家的小院,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向大家了解脱贫工作情况。4年多时间过去了,陈泽申家已经成功脱贫,现在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图为年4月17日,陈泽申带游客到茶园体验采摘。安徽日报记者李博/摄
大湾村的幸福故事继续书写新的篇章。“生态旅游是大湾村的全新增长点”,“我们决心实践好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80后”的余静告诉记者。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底蕴和乡村文化等优势,大湾村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村里还引进企业开发“大湾民宿”,游客络绎不绝,催生了30余家农家乐。现在,出去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少,大家在家门口一样能有很好的收入。
今年8月8日,大湾村十里漂流旅游项目开始接待游客。漂流项目由大湾村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门票收入的40%分配给村集体。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大湾漂流很快打响了品牌,仅半个月左右时间,游客就超过1万人次。
短短4年,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大湾村实现了美丽蝶变,但干部群众并不自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且要不断接续奋斗。从去年开始,大湾村就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开始思考脱贫攻坚之后如何稳定脱贫成效、防止返贫,如何无缝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他们的思路非常明确:关键是确保产业的持续兴旺,抓手是搞好旅游配套服务。
调研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长期以来,许多老区交通闭塞,发展比较滞后,但思路一开天地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湾村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青山绿水和红色文化,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旅游业等支柱产业,蹚出了一条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子。实践证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老区希望无限!
水口村富起来了
本刊记者易赛键袁帅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诗句。意思是说,您不要以为宜春离京城太远,那里江山如画,风光宜人。可谁曾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曾使这里的山水美景“与世隔绝”而无人问津。
没有良好生态就没有美好生活。坐落在宜春市袁州区温汤镇的水口村,曾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环境闭塞,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们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半贫困状态,梯田、毛竹成了村民的“保命”线,部分村民想尽办法举家外迁。当年多人的水口村,前些年只剩百余老弱妇孺居住于此。
水口村党支部书记刘平华为之苦思冥想:如何让这群山环绕、茂林翠竹、小桥流水、风光旖旎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这里的贫困村民变得“笑逐颜开”?
为扭转这一颓势,年起,水口村党支部提出,依托原生态美景和千年古村的民俗文化底蕴,引国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