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这俩字,在咱这儿含金量十足。”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负责人刘春如数家珍,“通过精准测地温,春耕能提前十来天;使用灌排节水技术,每亩稻田用水量减少一半多……”示范园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大屏幕上,水稻智能化催芽车间、育秧大棚等设施情况一目了然,田间生产数据在此汇总储存,科技与农业正走向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5%。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农业。”蓝图绘就,各地狠抓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眼下,藏粮于技正让广袤田野孕育新的丰收图景。刘春准备大干一场,再应用一批新技术,“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的心气越来越高、丰收底气越来越足。”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海南省三亚市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基地,来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杨益善研究员正忙着测量、记录每一株水稻的根茎、叶片、株高等数据。经过多天培育,眼前的这片水稻即将迎来收割季。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别的地方培育第二代品种时,南繁已经育出第三代品种了。”杨益善说,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加繁一至二代,可使品种选育周期缩短1/3乃至一半。今年,杨益善和同事已从90多个品种中筛选出来两个耐盐碱品种水稻,准备进行下一步试验。“其中一个品种亩产达公斤,与杂交水稻在普通水田里的亩产量相当。”“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被写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举措。“全国已育成的多个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经过南繁基地的培育。通过南繁育种,我国主要农作物完成了六七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后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罗东说,“海南正着手高质量打造种业基地,形成人才、产业、技术、资金等要素集聚的国家南繁硅谷。”种业核心技术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是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短板。科技自立自强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刘文国为此备感振奋。他的团队已广泛收集优良玉米种质资源1.1万多份,利用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育成玉米新品种18个。“成功选育一个品种,需要十来年的艰辛付出。国家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让我们心无旁骛攻克技术难关。”我国种业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种质资源挖掘、技术创新应用以及商业化育种体系等方面。这也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着力点。做好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成为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在吉林省农科院建设的国家东北种质资源库,保存着各类种质资源近6万份。吉林省委今年出台文件要求,着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鉴定挖掘一批优异种质基因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种质资源库。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各地持续探索激发企业、科研机构等关键主体活力的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随着气温回升,东北的黑土地上,水稻已开始育苗。“成熟期早、抗倒伏,亩产公斤以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农民高忠民已连续8年种植“龙粳31”水稻品种,“以前为了高产种过外国品种,现在咱们自己有了这么好的种子,心里就踏实。”离高忠民家的地块不远,便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龙粳31”在这里选育成功,自年审定以来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龙粳31’已成为全国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自主创新粳稻品种。”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潘国君说。离水稻研究所不远处,种业企业沿街一字排开,颇具规模。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应文介绍,佳木斯市今年将依托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及80多家有研发能力的种业企业,打造以农作物原种繁育为重点的种业小镇。让农业变得更智慧黑龙江省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械化育秧大棚里,理事长李玉成正忙着给苗床备土。外边的晾晒场上,拖拉机、收割机等多台套大马力农机具依次排列,格外壮观。李玉成说:“今年我们准备启用无人高速插秧机,不但省人工,秧苗还插得齐整。”“年我们5户农户成立种植合作社,干了两年就玩不转了——用20多台老旧小农机伺候多亩地,难!”李玉成打起了退堂鼓。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县里传来好消息:鼓励农民创建农机合作社,财政补贴购置大型农机具。当年,合作社就购入大马力农机具40台套。如今,合作社成员已由当初的5户增至户,经营土地面积从多亩增至1.2万亩,去年纯利润多万元。从“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到“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进行全面部署。有了好政策的加持,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加大投入,改进农机装备,尝试智慧农业。吉林省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院里,新添置的6台多马力的拖拉机头刚刚送货上门。理事长卢伟说,这些设备投入共30多万元,其中国家补贴了9.2万元,农民尝到的甜头越来越多。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物联网建设方兴未艾。“地块不同,土壤养分情况不同,肥料投入也得跟着变。”在红卫农场水稻示范区,农场农业科科长何培雄正向种植户介绍变量施肥的好处。“我们将遥感高光谱数据处理、土壤养分模型建立、无人机作业等技术融入农业生产全过程,依托‘空天地人一体化农情监测系统’,即时监测水稻肥料需求,实现追肥作业的精确化、数字化。”建三江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王伟介绍,建三江正在6个农场开展“无人化”农场示范点建设。去年台无人驾驶及直行辅助驾驶插秧机完成插秧作业26.4万亩,无人驾驶收割机收获水稻、大豆、玉米共1.5万亩。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传统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转变。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放眼大江南北,科技助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挑上“金扁担”。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这是我们农民种地的风向标。”场院上,张楠楠卷起袖子,把一袋袋水稻种子摊平晾晒,“今年家里公顷稻田,全部种植优质米品种,绿色认证面积也扩大到了公顷。”年大学毕业后,“90后”张楠楠本选择留在长春市打拼。两年后,张楠楠的父亲张全创办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叫她回家帮忙。“比起逛街看电影,更怀念小时候房前屋后的蛙鸣和稻香。”思虑再三,张楠楠回到老家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给父母打起下手。讲究生活品质,了解城市消费需求,张楠楠种地有新思路,从选种、耕种到加工,绿色技术覆盖全程,更好地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求。“选种,采用五优稻2号和吉林农业大学培育的优质米品种;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杀虫,施放赤眼蜂、布设诱虫灯;灌溉,水源来自长春市‘水缸’星星哨水库……”张楠楠掰着指头一一道来,“我家的20公顷地,还成了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水稻试验田。”好产品还需好品牌,张楠楠注册了“昌盛”和“星星哨”两个商标,积极参与产品包装设计,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展到国内十几个省份,“去年秋收后短短3个多月,多万斤大米销售一空,纯利润超过万元。”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科技支撑是关键。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金沙河农作物种植基地,借助新农机和新农技,一名高素质农民可以管理四五百亩小麦,平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我们成立了高素质农民学校,大田就是课堂,带薪培训,引导年轻人学技术、科学种粮。”基地负责人柴伟鹏说,今年开春后,一些农民学好技术后,还到安徽等地包地种粮。“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种粮才能更出效益。”南和区委书记李胜敏说,“十四五”时期,南和区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摆上重要位置,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邢台市隆尧县是小麦主产区,过去农民主要卖原粮,每斤1元左右。如今,以今麦郎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隆尧县推动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转向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打造小麦绿色生产基地。隆尧县县长王银明介绍,优质强筋小麦每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1元左右,加工成挂面、方便面后“身价”更高。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连瑞介绍,今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预计达万亩以上。从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到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从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到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各地正加大力度补齐相关的技术、机制短板,推动粮食生产向优、向绿转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