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roll/1587041.html

吉林:梨树诗人六人集——钱万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吉林省梨树诗歌,因当时有于耀江、邓万鹏、钱万成三位青年诗人在全国文学报刊上四面八方发表作品,被广大诗爱者悉知和向往,引领着梨树诗歌后来者的追寻。二〇二〇年秋连续多个周末,在外地工作发展成绩斐然的于耀江、邓万鹏退休后回归故里,与当年的追寻者张国民、周兴安、张铁军、王芳宇等集结。他们团聚、回忆、畅想、朗读……

现开辟专栏,分期发表他们作品,以示存念。

右起:张铁军于耀江邓万鹏张国民周兴安王芳宇

钱万成简介:钱万成,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教授。吉林省梨树县人。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在吉林省梨树县长大。先后就读于梨树师范中文科、四平师院中文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沿着《诗刊》《星星》《诗歌报》《诗人》《作家》《人民文学》等杂志步入诗坛。后诗文兼作,著有诗集《钱万成诗选》,散文集《黑士魂》等。中国作协会员。现半文半政,在长春市人大机关工作。

梨花盛开的日子(随笔)

钱万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在梨树师范学校读书,继而教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和文学恋爱,踏上诗歌创作这条摄魂之路。当时的梨树虽然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但因“文革”期间有丁耶等一批诗人、作家下放到这里改造,故尔在这片生产大豆、高粱、玉米、水稻的土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生长出一批诗人。高继恒、赵长占、郭殿文、孙文成、赵舒平等等,使一个远离都市远离文化中心的偏远县城成了诗歌之树疯长的场圃。那时县里还没有文联,组织辅导业余文学创作活动的机构是文化馆里的创作辅导组,高继恒就是这个组里的辅导老师。文化馆办了一张报纸,叫《梨树文艺》,后改为《梨花》,再后来改为《梨花文学报》,很多诗人的第一首诗都是发表在这份没有刊号的刊物上。高继恒是一位十分有才气也十分有个性的诗人,是当时梨树诗坛的领军人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后来不知缘何原因远走河南,让一支刚刚建立起来的队伍没了领袖。年,邓万鹏、于耀江大学毕业,相继回到梨树,以他们出众的才华和在诗坛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再一次撑起梨树诗歌的天空,此间县里成立了文联,一个主席,两个干事,虽然都不懂创作,但对文学事业不乏热情,而且和我们三个人都是很好的朋友。那时,我们三个人都进了县直机关,一个在文化局,一个在团县委,一个在教育局。白天努力工作,晚上拼命写诗。偶尔偷闲在文联狭窄的办公室小坐,聊谁又有了什么新作,谁又有什么体会,谁又攻下了哪家杂志。偶尔也去酒馆或家里小酌,面红耳赤之后依然还是谈诗,谈哪儿又发现一本可以登诗的杂志。于是,我们的诗就从梨树出发,到天南地北去闯荡江湖,见营就扎,见寨就占。《诗刊》《诗人》《星星》《诗歌报》,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内到省外,从内地到边疆,铺天盖地,全面出击。那些日子去得最多的地方不是商店也不是书店而是邮局,大包小裹时是去寄稿,赤手空拳时是去取钱。我们三人在诗坛立足之后,县里文联的野心也膨胀起来,他们提出要壮大诗歌创作队伍,扩大梨树诗歌的对外影响。于是就把省市文联作协的领导请来,把省内外的著名诗人请来,,把刊物的编辑请来,在叫做梨树却没有梨树又应该是梨花盛开的季节举行盛大的“梨花诗会”。诗人登台朗诵自己的作品,演员朗诵诗歌经典作品,一时间诗歌成了梨树文坛的主角,“梨花诗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梨花诗会”一共举办了三届,除邓万鹏、于耀江我们三人外,丁耶、黄淮、李占学、张常信、薛卫民等都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还有王玎、万忆萱、徐敬亚、、李映、李冬生等,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从不同的角度都给梨树诗歌发展以巨大的帮助。每一届诗会之后我们都出一期《梨花诗刊》,还编了四本《北方》诗集。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影响下,梨树诗坛出现了更加繁荣的景象,从官员到百姓,从知识分子到农民,人们一时间以能诗为荣,孔令国、山牧、高尚、张玉洁、张铁军、王芳宇、王志发等等都是这时加入合唱的。后来,邓万鹏去了平顶山再进郑州,于耀江调入四平市文联,我入四平师院读书之后又到长春工作,梨树诗坛从此沉寂。二十几年过去,我们三人在各自的城市不同岗位继续着个人的诗人梦,却很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