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盛行了有一两百年历史。过去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方戏!在农村老人、小孩,姑娘、小伙都能哼上一两句,有句话说得好: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了东北人对二人转的喜爱。我家住在辽宁与吉林省交界处的西丰县。在我小的时候,听收音机和看电视一般都是吉林信号,隔一道岭就是省届,再往北走隔一道河就是吉林省的梨树县和东丰县,当时梨树县的二人转剧团非常有名,出现过许多著名的二人转演员。一提起二人转,很多人都能想起赵本山,其实那个时候赵本山还没有出道,他最先从艺的地方不是开原,而是和他家乡有一岭之隔的西丰县。记得那时候县剧团到我们乡演出时,赵本山还是个半大孩子?比我也大不了多少。那时候,年轻人对二人转的喜爱不亚于现在年轻人追星!当年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精神生活并不缺乏,农闲的时候总有剧团到乡下演出,其中最多的是二人转剧团。大一点的剧团到乡里联系影剧院,而小一点的夫妻班子或三五个人合伙搭成的草班子,在村头儿或道口用拖拉机斗临时搭个戏台子就开唱,一唱就是多半宿!别看他们人少,也能唱长篇大套的拉场戏,可谓五脏俱全。都说那个时候唱二人转的说口尺度比较大,人们叫它说粉口!其实不都全是那样?演员们要看环境,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乱来,只是偶尔逗上一两句,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员们也是有分寸的。二人转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放松,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要想请有名的二人转剧团来当地演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隔省演出,有时候要等一两年才能排上号,我长那么大,看梨树县剧团的戏总共就两场。记得有一年,乡影剧院突然热闹起来,一连请了好几个剧团,隔三差五就演一场,老百姓就像过节一样,天天有戏看。后来才知道,城里的剧团开始走穴,因为农村的电视还不普及,就给这些剧团下乡走穴带来了机会。再后来,电视普及了,流行歌曲,电视剧风靡全国。把年轻人的目光都吸走了。这时候再转过头来听二人,转显得那样土气!就这样二人转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没落,很多二人转剧团因为生存不下去散了伙,就像农村乡镇的影剧院一样,该包的包,该卖的卖,曾经那么普及的文化活动一下子没了踪影。二人转走进了那个年代人们的记忆里。当年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二人转演员有的转了型,有的不适应时代发展而从此销声匿迹。要说转型最好不是当年叱咤江湖的那些著名二人转演员,而是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赵本山。可以说赵本山的艺术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黑土地文化哺育!更离不开二人转艺术的熏陶和浇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