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701/4417742.html

进入七月,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的东北松嫩平原满眼绿色,青纱帐里,玉米正拔节生长,生机勃勃。

近两年,吉林为推进黑土地保护营造新环境、研发新技术,保护性耕作加速应用,大批青年科研人员扎根乡村一线。农民在农业生产上有了新追求,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保护黑土、守好粮仓、绿色发展,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新环境:政策法律赋能保护推广提速

这些天,吉林省多地持续阴雨天气,不少农田出现积水。走进梨树县高家村的保护性耕作示范田,地里看不到积水,泥土松松软软。“这是保护性耕作的功劳。”当地种粮大户杨青魁说,土壤通透性强,玉米抗旱抗涝,产量也更稳。

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今年,梨树县近万亩适宜耕地采取保护性耕作,占玉米播种面积近九成。过去,农民受传统耕作意识影响,梨树县保护性耕作推广一度较为缓慢。但这两年,保护性耕作加速应用,全县多个村建立近千个示范基地,实现耕地保护全覆盖。

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农民正在秋收作业。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大面积推广得益于各项政策支持。梨树县出台十余个推进保护黑土地的相关文件,累计投入资金近15亿元。从政策宣传到资金使用、技术示范,各项政策向保护黑土地倾斜。

在依法护土上,吉林重拳出击。年,查处破坏黑土资源犯罪案件18起。《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吉林持续打击涉及黑土地违法犯罪行为。

组织建设上也同步发力。去年以来,成立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黑土地保护管理机构,建立“田长制”……吉林把保护责任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基层组织。

种了20多年地的四平市铁东区农民高志国说,过去只想着多打粮,不考虑别的,但现在知道了,保护土地人人有责。

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的玉米地。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政策推动、法规约束、舆论监督……全社会正形成参与保护黑土地的氛围。特别是在乡村,农民购买免耕播种机,应用保护性耕作……“黄金玉米带”上掀起黑土地“保卫战”。

今年,吉林省将12亿元保护性耕作补贴提前拨付到各地。农安县将补贴标准从去年每亩55元提高到70元,大大提高农民积极性。东北多地还将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为农机购置补贴的重点,加大推广应用。

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大部分土地采取了保护措施。多年保护让村民看到了粮食作物抗灾稳产的效果。陈家店村又陆续添置多台免耕播种机。该村65岁的农机手董桂文说,虽然岁数大了,但为了保护黑土多打粮,大家都干劲十足。

从年的多万亩,到今年的超万亩,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面积增加0多万亩。根据《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年)》,到年,东北地区70%适宜耕地都要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

新技术:“上天入地”高效精准

无人机挂载着一台小型设备绕着农田飞行。不一会儿,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壤肥力数据地图就出现在地面显示终端。这台机载设备叫黑土地信息无人机载高光谱感知设备。

“这些航天航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如今用在黑土地保护上。”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精准农林创新室科研带头人谭鑫说。借助高精度探测功能的仪器,土壤肥力、作物营养状态等信息实时掌握,监测效率大幅提升。

农安县合隆镇农民使用新设备后表示,精准掌握土地肥力数据,这个高科技设备对生产很有帮助。

近年来,翱翔天空的“吉林一号”卫星,活跃在农业生产领域。它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