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指出,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面对黑土地退化严峻形势,吉林省以及黑龙江、辽宁等地打响黑土地“保卫战”,推广农业科技、出台保护条例、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一项项针对性措施,为黑土加“油”,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02:34打响“保卫战”: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富饶的黑土地,夏日里一片葱郁,庄稼茁壮生长。
坐拥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年东北粮食产量达到亿斤,超过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守着黑土不愁粮。在“黑土地之乡”吉林,黑土面积占总耕地65%以上,孕育出闻名全国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这些天,榆树市晨辉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刘臣忙着田间管理,他家的玉米地一公顷能产斤。虽然对丰产有底气,但刘臣心里也有担忧。他说,黑土层变薄了,有的地块只剩下二三十厘米厚。
刘臣的担忧,也是东北的担忧。作为珍贵的土壤资源,黑土地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东北典型黑土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多年来,为了保障粮食供给,东北黑土区耕地资源长期透支,化肥农药投入过量,导致黑土变“瘦”。监测数据显示,近60年来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三分之一,部分地区下降50%。
黑土地“保卫战”势在必行!
从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措施,着力黑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年原农业部、发改委等6部门制定政策文件,要求通过修复治理和配套设施建设,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
作为黑土地保护的先行地区,吉林省梨树县从年开展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试验,每年整合万元资金用于黑土地保护的研发、培训和推广,年建立了全国首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
在吉林全省,年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覆盖面积多万亩;年以来剥离近万立方米黑土进行造地复垦,提升耕植能力;年启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黑土地保护模式和运行机制。
东北全域都在行动起来。在黑龙江省,深松整地、休耕轮作等举措在多地推行;在辽宁,高标准农田、测土施肥等一系列“藏粮于地”措施有序展开。秸秆深翻还田、米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东北农民的选择。
打赢“攻坚战”:与黑土退化全力“战斗”
经年累月“掠夺式”耕作让农民养成了重化肥农药的耕作习惯;在一地奏效的黑土地保护新办法,在另一地可能“水土不服”;分散经营、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还很普遍……面对这些挑战,如何打赢黑土地保护“攻坚战”?
近年来,地方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协同发力,使出浑身解数,为黑土地搭配“营养餐”,给黑土地“加油”,让黑土地“歇口气”。
在“中国玉米之乡”吉林省公主岭市,公主岭德乐农业发展联合社探索种养结合新模式——将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再加入腐熟剂堆沤发酵成有机肥。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土肥科科长贺宇介绍,这相当于为黑土地搭配“营养餐”,坚持三四年后,当地黑土耕作层逐渐变厚,已经超过30厘米,有机质含量提高3%,产量也增加5%。
一项项精细化保护技术也在发挥成效。
对于很多种地老把式来说,怎么也想不到,翱翔于九天的卫星,能成为黑土地的卫士。“这块地面积大,地势高差小,可以适当密植,但要注意土壤耕作深度。”在吉林云耕农业敞开式办公空间里,工程师对着屏幕上的卫星遥感图分析播种信息。
来自“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精确图像与实地测土、测肥有机结合,为黑土地耕作开出“药方”。如今,这一技术已在全省多地开花。人们说,是卫星给黑土地保护开了“天眼”。
在吉林省乾安县父字村,吉林省农科院专家长期驻点,他们根据当地土壤特点研发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种粮大户金英敏的玉米地,一根根拇指粗的滴灌带沿着地垄埋在玉米根部,打开农田井,水和肥就顺着滴灌带滋润着玉米根部。金英敏说:“以前施肥‘一炮轰’,土壤板结严重。现在施肥、灌溉更精准,地力也在变好。”
打赢黑土地“攻坚战”,既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也需要耕作方式的改进。在黑龙江,很多地区采取休耕轮作让黑土地“歇口气”,把玉米改种为大豆,施行米豆轮作,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在辽宁,超过万亩以上耕地采用配方施肥,农民根据自家土壤状况,使用不同配比的肥料,减少化肥使用。
打好“持久战”:筑牢“大国粮仓”根基
黑土地形成需要日积月累,黑土地保护也非朝夕之功,“保卫战”注定也是一场“持久战”。
走进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的庄稼地,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多亩玉米已经开始抽穗。合作社负责人马占有说,经过这些年的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越来越稳。
近年来,旨在保护黑土地的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在吉林省逐渐铺开,达到万亩,但相较全省多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比例还很小。推广新技术、扩大保护面积的任务依然艰巨。
可喜的是,随着新技术推广不断推进,农民耕种观念正在转变。如今,许多种粮大户开始尝试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后,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保墒能力,提高了出苗率。”吉林省双辽市秀水村农民刘国全说。经过几年推广,秀水村九成以上的玉米地实施了保护性耕作,亩均增产约50公斤。
这几年,从备耕时节开始,吉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处处长高喜文就开始进村入户。他和同事扎根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
广袤的黑土地上,许多科研工作者把青春撒在田野上,奋力与黑土退化赛跑。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吴春胜在吉林西部驻扎19年,试验推广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等技术。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农业大学在东北多地建立实验站,每年有上百名科研人员扎根乡村,研究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体系。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规划引导、统筹力量、持续推进。为了打好这场“持久战”,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黑土地保护条例,辽宁、黑龙江也相继出台地方性法规,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目前,吉林、黑龙江、辽宁各省已经建立黑土地保护推进落实机制,实行黑土地保护考核机制,督促各级政府落实保护责任。
一项项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有效实践正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稳住“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越来越足。
新华社记者陈俊、宗巍、段续
参与记者:薛钦峰、邵美琦、徐子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