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四平战役纪念馆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四战四平是东北解放战争中一段重要的战事,历史永远铭记在四战四平战斗中付出鲜血和生命的英烈。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走近四平、走近英雄……

四平战役纪念馆

(一)四平战役纪念馆

四平战役纪念馆坐落在四平市文化中心的英雄广场,始建于年,时称“四平市展览馆”。此后该馆几经易名,年定名为“四平战役纪念馆”。新馆建筑面积平方米。“四平战役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彭真亲笔题写。

年3月至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先后四次大战四平: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四平收复战。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参与过四平战役的作战部署和指挥。

四平战役纪念馆包括序言、战史厅、支前厅、英烈厅、半景画厅五大部分,展陈面积平方米,共展出文物、史料、图片近件。纪念馆正面墙体上设有反映四战四平历史的浮雕。

进入纪念馆序言厅,映入眼帘的是红色墙体上年四平保卫战期间毛泽东“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的电文手迹。红色墙体下方黑色基石,寓意英勇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之战中血沃东北黑土地。右侧浮雕表现了东北民主联军气势如虹、纵横东北的英雄气概。序言厅顶部的红五星和圆环寓意人民军队四战四平的丰功伟绩。战史厅分为战前时局和战史风云两部分,再现了四战四平的历史。人民支前厅展现了后方根据地人民支援前线的场景。英烈厅展示了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结合声、光、电等多种陈展艺术形式,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再现了四战四平那血火交织的历史情景。

四平战役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吉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二)四战四平

四战四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一次重大战役。从年3月至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先后在四平进行了四次浴血鏖战,最后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一战四平——四平解放战

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全面对日作战。8月11日,八路军总部命令吕正操部、张学思部、万毅部、李运昌部挥师出关,对日伪军队作战,收复东北。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共中央派干部、军队陆续开赴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

到了年11月,中国共产党已有10万余军队、2万干部到达东北。国民党为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确定了占领并独霸东北的战略。他们在美国帮助下加紧从大西南往东北调兵。

在年12月至年1月,国民党陆续派接收大员进入东北各城市,建立国民党各级政权。年3月,在东北的苏军陆续回国。3月13日,驻四平苏军全部撤离四平。开赴到沈阳一带的国民党军达20余万人。即以沈阳为基地,分两路向本溪和四平方向同时大举进攻。

此时,国民党为了争取时间排兵布阵,制造其在东北的绝对优势;中国共产党为了迟滞国民党军北犯进度,争取更多时间建设根据地;美国为了借机扶植国民党,在北平组成了由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和美国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调处执行部,进行和平谈判。

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西满分局“应立即准备粉碎蒋军的进攻”。又指示:“苏军撤退后,必须打几个胜仗,弄得蒋军在东北处于困难的情况下,蒋军才会在我们所能接受的条件下和我妥协。”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配合当时的和平谈判,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在苏军撤离后首先控制沈阳以北的长大铁路干线城市,并由西满军区部署首先夺取战略要地四平。

夺取四平的战斗,东北民主联军参战部队有辽西军区保一旅一团、万毅纵队(亦称东满第七纵队)五十六团、原二十四旅七十团、三师十旅的4个连、辽西二分区一部分及梨东县大队等共余人。战场总指挥为三师十旅旅长钟伟,副总指挥为保一旅旅长马仁兴,参与领导此战斗部署和指挥的还有中共辽西省委书记陶铸,辽西军区司令员邓华等。四平国民党守军为刘翰东临时收编的伪铁石部队残余及外地逃至四平的土匪武装共约余人。东北民主联军于3月15日攻占了四平西郊飞机场,3月16日晚接敌围城。保一团、万纵五十六团、原二十四旅七十团分别从城西、东、北三面攻城,其它部队配合。战斗于17日凌晨2点打响,中午结束。

二战四平——四平保卫战

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四平的同时,也控制了四平以南至铁岭一带铁路沿线地区。国民党军按其抢占整个东北的既定方针于3月中旬向“南满”、“北满”东北民主联军控制的地区大举进攻。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新一军沿中长铁路向北推进;号称国民党御林军的七十一军沿康平、法库一线企图迂回四平。拥有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依仗其优势,从沈阳一出发就叫喊“4月2日前占领四平,4月8日前占领长春。”面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先后三次电示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要“动员全力,坚决控制四平街地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制订了东北大会战部署方案,上报中央并于4月初在梅河口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保卫四平问题。由于保卫四平之重要,4月初,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到四平部署作战事宜,尔后移驻梨树指挥四平保卫战,直至5月18日夜随大部队撤离。

4月8日,民主联军总部直属一师(梁兴初部),万毅纵队,西满三师(新四军黄克诚部)十旅、八旅等共12个团,在昌图北兴隆泉、兴隆岭地区围歼进至该地的国民党新一军之三十八师,歼其4个连。同时民主联军西满三师之七旅在朝阳坡与国民党军1个团作战,歼其余人。这几次战斗共歼灭国民党军余人。尔后,三师七旅等部在泉头、双庙子等地同国民党军作战多次,迟滞了其推进速度。国民党新一军、七十一军在四平外围遭民主联军打击后,七十一军放弃从左翼迂回四平的打算,紧紧向右翼的新一军靠拢,于4月17日逼近四平。同时,新一军之五十师进至四平西南牤牛哨和东南半拉山门,其三十师进至四平以南山地庙儿沟,其三十八师进至四平以西的老四平和泉沟车站,形成对四平的弧形包围。

国民党军队由于对四平久攻不下,锐气受挫,于4月27日停止了进攻,修筑工事,双方形成对峙形势。民主联军利用双方对峙这段时间,进一步修整工事,有的还用上了钢板、钢轨,使工事更加巩固。同时,四平人民组织文艺演唱队到前沿阵地演出,四平周围的许多地方政府组织慰问团到阵地慰问,使广大指战员受到鼓舞,增强了坚守四平的信心。四平前线经过一段暂短的对峙之后,5月15日又开始了更大规模更加激烈的战斗。国民党军集中了10个整师的兵力到四平阵前。坚守山头阵地的民主联军指战员不畏强敌,顽强抗击,打退了多次整营的冲锋,终因力量相差悬殊,阵地失陷。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请示中共中央同意后,果断决定守城部队于5月18日午夜到5月19日凌晨,全部撤离四平,作战略转移。至此,轰动中外的四平保卫战结束。

三战四平——四平攻坚战

四平保卫战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撤至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年秋到年春,经过贯彻中共中央东北局“七、七”会议决议,历行剿匪、发动群众、进行土改、发展军队,使东北民主联军有了可靠的根据地,军队总人数达四十余万。在北满取得了三下江南、在南满取得了四保临江等重大胜利,迫使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年夏,关内刘邓大军等部队开始向国民党军展开大反攻。为了配合关内战场,结束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保卫战后被分割于南、北满的局面,进一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从而彻底转变东北战场局势,东北民主联军于年5月发动强大的夏季攻势。不到20天时间,相继解放了长春、吉林、四平周围的数十座中小城镇。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占领东北交通枢纽、切断国民党南、北满之间的联系,年6月初,东北民主联军经请示中央军委同意,决定攻取四平之敌。

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令,年6月初,西满纵队、第一纵队先后开赴四平阵地。6月11日,西满纵队一师攻占四平西郊飞机场,全歼国民党七十一军运输营和保安团一个营共余人。6月13日,第一纵队二师四团二营攻占国民党军新立屯据点。至此四平近郊的国民党军据点基本被清除,为总攻扫清了道路。23日,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十八师投入四平攻坚战。四平战斗改由第六纵队司令员洪学智统一指挥。25日,一纵队三师攻占国民党军重要据点天主教堂。此后,国民党军残部被压缩在晓东中学、油化工厂一带顽抗,路东市区一半以上被民主联军占领。28日,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调集的9个师增援四平部队,均已出动,其先头部队已到达四平附近的泉头车站。企图解四平之围,并与民主联军决战于四平外围。在这种情况下,民主联军攻取四平已无意义。遂奉命于6日30日拂晓全部撤离四平战场。四平攻坚战结束。

四战四平——四平收复战

东北民主联军经过年秋季攻势,彻底转为战略反攻,完全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又发起了强大的冬季攻势,各路兵团一起出动,出其不意的奇袭沈阳外围国民党守军。先后攻克彰武、公主屯、新立屯、鞍山、营口、法库、开原等城市。歼国民党新五军之一九五师、四十三师、新编五十四师,五十二军之二十五师以及交警总队,清剿队5,7万余人,并争取了五十八师起义。

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全部肃清沈阳以南的国民党军以后,接着又控制了中长路和营口支线,切断了国民党军海上运输和锦沈交通,使四平、长春、吉林之国民党军更加孤立,处于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

此时,东北的国民党军队由于接连丧师失地,接任陈诚职务的第三任国民党东北战区司令官卫立煌到任后,为扭转被动局势,改变了陈诚的“固点、联片、扩面”的方针,提出“重点不重线”的主张,计划在不得已时放弃吉林,收缩兵力于长春,尔后视情况发展南退四平,集中兵力固守这一铁路交通要点,等待蒋介石援兵东北。

根据这一形势,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为了拔掉国民党军沈阳至长春间的立脚点,断绝国民党恢复南北联系的可能,以便对长、吉、沈、锦之国民党军各个击破,为解放全东北创造条件。“东总”决定乘冰雪未融,道路尚可通行,仍有利于大兵团行动的良好时机,再次进攻战略要地四平。年2月27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下达进攻四平的作战部署,命令第一纵队、第三纵队一部、第七纵队(由西满纵队改编)和独立第二师、总部直属炮兵团组成进攻四平的部队。由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政治委员万毅统一指挥。又令第二、第六、第八、第十,4个纵队及独立第四、第五师,于昌图、泉头、威远堡、莲花街、通江口一带阻击沈阳北援之国民党军。一纵、三纵、七纵和独立二师、4个炮兵团接到总部命令,立即分别从石佛寺、开原、昌图、金家镇、大洼等地向四平进发,准时进入集结地域,对四平形成了全面包围的态势。

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于3月4日开始外围战斗,集中力量扫清四平守军的外围支撑点。3月12日7时40分,总攻开始。城内守军由于腹背受击,路西守军迅速向路东收缩兵力,致使路西战斗很快变成了追歼战,到10时左右,路西除转盘街(现烈土塔东北侧)核心工事尚有一个营被包围外,其余皆在溃乱中被歼灭或逃向路东。到下午2时,人民解放军第七纵队与第一纵队会师于中央大街。然后集中大部兵力乘胜沿大街小巷向路东追击,扩大战果。13日晨,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和第三纵队一部与炮兵部队经过重新组织和准备,对国民党军残部发起最后猛攻。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炮火轰击下,国民党军残部很快投降。七点整战斗全部结束。

四平的四次作战以国民党最后失败,我军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对于我军当时创造和控制东北战场的局势,消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锻炼我人民军队以及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最后取得辽沈决战的胜利,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战四平是实现我党决策东北战略方针的关键战役。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就指出过: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和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我们党此时如此看重东北,就在于此时东北的战略地位特别重要。四平位于东北平原中部,沈阳、长春之间,是中长、平齐、四梅三条铁路的交汇点,连通当时习惯称谓的东、西、南、北满,又是著名的粮食集散地。这些条件,使四平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当时国民党对东北的政策是与人民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独霸东北;而中国共产党则要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在东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在四平进行大规模的争战。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党组建了东北局,并组织二万干部十万大军开赴东北。随后在东北战场上所展开的一系列军事、政治的斗争,都是为实现上述战略目的服务。

四战四平大大加速了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四战四平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是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四战四平中,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军)对如何进行大规模城市攻坚战,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摸索、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攻城作战方法。这对于提高自身作战能力,适应后来更大规模的战略反攻起了重要作用。两年时间,不仅大量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消耗和缴获了敌人大量的武器装备,国民党一些美械装备、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在四战四平中被我军消灭。从此,敌人士气大大下降。特别是收复战后,东北敌军完全陷入孤立无援、坐而待毙的境地。经过四平保卫战的沉重打击,再加上后来新站、拉法一仗,国民党再也无力北进,形成了隔松花江对峙的局面。四平攻坚战大大加速了全面反攻的进程,所以,才有接连的秋、冬攻势。

四战四平的英雄业绩是英雄乐章中可歌可泣的一章。在四战四平战斗中,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军)指战员发扬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前仆后继,奋勇杀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壮歌。参战部队中先后有数百个单位受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各纵队、各师(旅)的表彰和嘉奖,有数千名指战员战场立功,涌现出数十名著名的战斗英雄。成千上万名战士的热血洒在四平这块土地上,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在四战四平期间,我军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即达40多名。在烈士陵园中,把名字记在烈士名录上的即达人,“辽吉功臣、四平名将”马仁兴、“不死的英雄”王西兰,他们共同用理想、行动乃至生命演绎了四战四平的悲壮历史,并让这段历史如同他们的名字一般永垂青史。

四战四平大大提高了四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四平当时不足10万人口,今日也只有40万人口。但它在国内外的名声却比它实际地位大得多。其原因就在于四战四平,使它名声大振。在两年时间内,四次争夺,两次得而复失,第三次才最后解放。战争打得十分激烈、残酷。这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正如当时一首歌谣所说:“四平,四平,四战四平,不战四次,不能太平。”四平保卫战是毛泽东亲自决策的一次大的战役。中外瞩目,尤其是美国极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