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m.39.net/pf/a_7277980.html

九月金秋,丰收在望。在四平市梨树县泉眼沟村的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试验示范基地,玉米叶沙沙作响,粗壮饱满的玉米棒傲然立于秸秆之上。

藏粮于技,谋利于民

——一场黑土地上的耕作革命

近几日,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十分忙碌,记者见到他时,已是晚上下班时分。

“最近来梨树参观学习的特别多,‘梨树模式’特别火!”王贵满话语略带疲惫,但仍掩不住兴奋之情。

“梨树模式”带来了改善土地、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的综合效应。

从年到年,从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攻关探索到打造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梨树模式”,13年间,积淀了渐渐“黑”起来的农田和越来越多对“梨树模式”的认可。

“秸秆覆盖、条带休耕、机械化种植,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这是‘梨树模式’的核心。”王贵满介绍。

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说,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还可以改善土壤性状,化肥越用越少,“特别是在干旱年景,每公顷玉米产量比传统种法能增加10%左右。”

经过连续10年监测,梨树县黑土地保护试验地块土壤含水量增加20%到40%,试验田保水能力相当于增加40至50厘米降水,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耕层0至2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12.9%,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达多条,是常规垄作的6倍。示范推广面积已发展到余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七成。

夯基础,搭平台,聚人才

——一种多维发力的科技支撑方式

降水量、湿度、风速、土壤温度……在梨树县泉眼沟自动气象站,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杜鹏飞在认真查看试验数据。

在这片试验田里,还有很多人与杜鹏飞一样,常年往返于学校与田间,致力于黑土地保护研究,同时将研究成果进行生产实践上的转化。

近年来,通过“校地融合”,推进“科技入田”,梨树县吸引了来自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导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近人,让“梨树模式”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

“梨树模式”的科技支撑力量不仅来自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用王贵满的话说,“一站一田”是支撑“梨树模式”的“梧桐树”和“金土地”。

“一站”是指梨树县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实验站是以我国东北典型黑土为研究基础,为东北平原农业实现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调控技术体系,为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开展农学、资源与环境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综合性野外基地。”王贵满说,实验站承担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的接洽联络和合作项目的日常管理、跟踪服务等工作,开展学术交流、农业科技培训以及研究、示范和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在王贵满看来,实验站发挥了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关键作用,科研团队人数从最初的40人发展到人,对近几年“梨树模式”的推广、应用、完善作用巨大。

“一田”是指位于梨树县高家村的亩试验田。从年开始,试验田采用秸秆全覆盖耕作技术和宽窄行种植模式,浓缩了十几年的黑土地保护研究成果。“试验田是开展黑土地保护的核心,是最宝贵的财富。”王贵满说。

站在试验田里,杜鹏飞做好了数据记录,合上电脑,不由感慨:“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一点贡献,虽然很累很苦,但是非常有意义,心中自豪,为这片黑土地上留下更多的成果。”

高端论坛、农民研讨与技术服务队

——一条多元参与的技术推广路径

作为从事农业技术推广30余年的农技人,王贵满深知,好技术要推广出去才能实现价值。

在“梨树模式”的推广上,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形成高端论坛、农民研讨和组建技术服务队三种模式共同发力的推广路径。

年,“梨树黑土地论坛”应运而生。其以放大院地合作优势、在全国黑土地保护和利用中率先破题为宗旨,以“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为依托,集“农业科研、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服务三农”功能于一体,搭建起一个高端载体和平台。每年9月,论坛邀请世界农业精英和国内院士专家,举行一次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共商黑土地发展大计。

近10年来,梨树农业部门还通过组织高产竞赛、召开农民研讨会等形式,吸引了全县种粮大户广泛参与,让他们成为黑土地保护的忠实“粉丝”。农民不断实践,再配合专家指导,双方相互碰撞,专家听到更多农民的声音,农民也能获得更好的收成,这些都为“梨树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创造了基础条件。

作为技术服务和推广部门,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抽调专门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对“梨树模式”进行技术支持和服务,并通过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