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香雪海,缘自梨花开。游客如蜂涌,乘兴赏景来。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万亩梨花雨生态景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万亩梨花雨生态景区位于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原滨海县大套乡)境内树种主要为河北两山地区的昌黎蜜梨原名“无名梨”后更名为“滨海大套蜜梨”近年来,农业园区党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为目标,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以万亩梨花雨生态景区为核心,以蜜梨产业为支柱,大力实施万亩果园重建工程。“我们的老梨树终于有希望了”年,勤劳智慧的大套人民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县委号召,大力开展造林绿化运动,在西至云梯关脚下的陈李村,东至“状元村”岭山村的十里古黄河大堤上广泛种植梨、桃、苹果等果树。年前后,果园总面积达亩左右,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万亩果园”。后因自然灾害、市场淘汰等因素,苹果树、桃树被砍伐殆尽,而梨树也有一部分被砍伐做柴火。现存的近1.2万株老梨树主要集中在黄河故道(中山河)南堤夹堆、岭山、大套等村,占地面积亩,连片果园面积达亩。老梨树是农业园区老一辈留下来的生态和文化财富,这个“老宝贝”能在新时代农村发展中发挥作用,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农业园区党工委便看准了这个聚宝盆,与中科院果树研究所、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引进丰冠蜜梨、丰水梨等新品种,积极推广高效密植、独干密植、生态循环等新技术。通过村集体领办、社会资本参与、普通群众入股等方式,先后建成16个果园,总面积达1.04万亩,逐步成为党建引领示范基地。“我们的老梨树终于有希望了”。看到现在的万亩梨园,村民们纷纷兴奋地说。“尝到了甜头,决定把‘老本行’发扬光大”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园区出台了林果经济发展激励政策,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鼓励村党组织牵头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并在林下套种四青蔬菜,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园区倡导规模种植大户、合作社每年提供一定比例的收益资金,用于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和匹配给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农户。同时,为满足各类经营主体用工需求,园区牵头成立了劳务合作社,目前果园常年用工近人,其中低收入劳力人左右,人均年务工性收入达元以上。园区还大力实施“千户万株”绿色富民工程,带领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动员鼓励户农户(低收入农户户)利用道路两侧、家前屋后及其它宜林地段栽植蜜梨、黄桃、苹果等果树及银杏、榉树等经济树种7万余株,由大户实行保护价收购,助力脱贫攻坚。“重建之后,老梨树重焕生机。我们尝到了甜头,决定把‘老本行’发扬光大”。农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炳山激动地说到。“让梨树成为聚宝盆、致富源”G、S、火箭路、套坎路、丰收大道构建的园区“三横两纵”骨干路网,为园区发展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完善的道路服务水平。为提升蜜梨产业层次,园区启动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滨海大套蜜梨”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丰冠蜜梨”荣获第四届中国·上海农业博览会银奖,成为滨海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靓丽名片。“春赏梨花、夏走荫爽、秋品甜果、冬阅沧桑”,梨园一年四季都有别样的风景,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以上。“我们抢抓农旅融合发展、黄河故道开发的机遇,全力打造以梨树资源为特色,以黄河故道文化为底蕴,发展乡村旅游。”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尹红飞说到。旅游观光是由头,富民增收是目标。农业园区党工委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蜜梨产业,全面建设生态绿色、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最美家园,让人留住乡韵,记住乡愁。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实现了一定的生态旅游收益,吸纳了余户周边农户致富增收。“让梨树成为聚宝盆、致富源”也成为了园区干群奋斗的目标。时不待我只争朝夕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用“梨树模式”书写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来源:交汇点编辑:李红明初审:于华复审:徐建华终审:郁步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