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吉林网」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作为文化符号,厕所是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从前老家的厕所就是一个土坑,冬季寒冷难忍,夏天臭气冲天。”说起以前的厕所,很多村民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近年来,四平市将厕所改造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按照省改厕技术标准,广纳民意,遵循“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最终确定了堆肥式非水冲、微生物降解式、智能无害化旱厕等改厕模式。
—年,四平市实现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户。其中,梨树县户、伊通县户、双辽市户、铁东区户、铁西区户。如今,实用、结实、美观、干净的厕所,遍布四平的各个村屯。
对于建旱厕,一开始不少村民有担心:“政府给免费盖厕所,是好事儿,但可别是‘花架子’啊,得抗风、抗冻啊!”
对此,政府的回应是:一定让村民看得上、用得住。
“高标准、严要求”,正是四平倾力推进“厕所革命”的“风向标”和“总抓手”。
在厕所改造过程中,四平市采取“先立模型再推广”的思路,市、县、乡三级领导多次赴外地考察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模式和产品,根据实用性和可靠性选取模型。
今年以来,四平市落实《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意见》和《农村改厕检查验收方案》,先后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政府常委会议等,对农村厕所改造工作进行多次部署推动。四平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到村屯实地督导调研厕所改造情况。相关部门对厕所改造工作实行周调度,及时掌握改厕进展情况。组织各县(市)区到农安县参观全省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展览,考察新产品新技术,为科学确定改厕奠定基础。
强化资金投入。年、年,中央和省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2万元,平均每户补贴资金元,其余部分由地方政府配套。为解决改厕资金不足问题,自年起,市财政按照每户配套元标准支持市本级两区“改厕”,累计投入资金万元。两年来,四平市已累计投入地方财政资金.21万元。
用心还须用情。四平在厕所改造中,不搞“一刀切”,也防止顾此失彼。他们以“不污染百姓用水”为前提,根据每个村的地形地貌、自然情况等特点,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化粪池。
四平市铁东区哈福村卧龙泉屯地处半山腰,住户相对集中。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就统一建设了一个大化粪池,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住户用水质量。(吉林日报记者崔维利杨率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60.html